本次報告大網如下:
- 3月份非農就業人口增加了30.3萬人,遠高於過去一年平均23.1萬人的月增長;主要是醫療保健、政府和建築業就業人數上升。
- 失業率下降為3.8%。
- 平均時薪月增0.3%至每小時34.69美元,年增率為4.1%;製造業工時為每週40小時,其它產業則為每週33.9小時。
- 長期失業人數維持在約120萬人左右,占失業人口的19.5%。
- 除交通運輸、公用事業、專業技術、零售銷售四產業外,其餘產業較2月就業上升,其中,休閒娛樂產業總就業人數平2020年2月最高點,之的每一次上升都將創新高。
圖一:United States Unemployment Rate

Source:tradingeconomics
只看上面的報告重點,可能沒有太大感覺。可以配合市場預期來看,如以下:
- 實際就業增加超過30萬人,市場預期21.2萬人;
- 實際失率業3.8%,市場預期3.9%;
- 雖然2月就業下修5000人,但一月上修,兩個月合併則較原公布數值增加2.2萬人。
光憑這三點,要談六月就降息真的機率極低。敝人認為若真的要降息,則Q3的機率較高,但若就業這麼強勁又為何非得降息呢?除非金融流動性出現問題,又或者為了美國十一月總統選舉?當然聯準會的超然立場是不考慮政治因素的,不過,若本年度稍晚出了什麼經濟意外就剛好可以是最佳理由。
市場估計的路徑大概有以下,括號是敝者認為若討論降息的可能性:
- 升息(機率極低)
- 整年維持不變(不無可能)
- 六月降息(機率稍低)
- 七月降息(機率低,較六月高)
- 九月降息(機率稍高)
- 十一月降息(機率較九月高)
然而,若再放眼至明年,若今年確定降息2—3碼,則以下為敝人估計,請留意這只是猜測,變化的機率極高:
- 2025 Q1維持不變,Q2之後再降(機率稍高)
- 2025 Q3之後再降(機率高)
- 2025 Q1 再降(機率低)
- 2025 升息(不無可能,但可能在Q3)
整份報告重點還有一些,這裡敝人認為可持續追蹤的起碼有:「建築業新增就業3.9萬個工作職位,較一年來平均每月增加1.9萬個高出一倍。」考量到目前美國房屋庫存極低,當建築業新增就業人口快速上升後,若能配合利率降低,起碼要是建商建屋成本降低,則有利於庫存上升,並可開始滿足購屋換屋者需求。
圖二:美國待售房屋庫存

Source:tradingeconomics
不過,若庫存與開工同時上升,利率下降後,將會刺激房價上升走末升段,通膨壓力會再一次上升,但這時將不會也不能是長久,故這也是聯準會不應快速降息並將中性利率提高的原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