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次非農業就業報告顯示就業市場表現強勁。

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7.2萬人,比預期18.5萬人更高。這個數字與最近兩年的平均增長27.6萬人相當,可稱得是爆炸好。

回顧歷史,2004年至2007年的經濟復甦期,以及2010年至2019年,這個人數平均每月增長18.5萬人;若從2022年6月到現在來看(當時非農就業人數回到2019年底水平),平均增長高達27.6萬人,與5月份的27.2萬人相當,這代表經濟衰退還沒來,或說,起碼現在影子還不見。

如果數值如此,為什麼9月要降息?是嫌就業上升不夠快嗎?還是想達成3%以下的失業率?

失業率方面公布值為4%,雖然上升但也不是很高,從4月的3.9%(精確數字為3.864%)微升到5月的4.0%(精確數字為3.964%)。這看起來有點矛盾,就業上升但失業率也上升?答案怎麼算出來的?原因其實很簡單。

就業調查和失業調整的對象不一,一個主要是企業提供的就業數值變化、一個是失業對象目前的就業變化,偶爾沒對上很正常,但長期仍是反向無誤。

此次失業率上升是勞動力人口的變化。以5月份來看,勞動力人口為1.677億,比4月減少25萬人;而失業人數為664.9萬,增加了15.7萬人。失業率的計算公式是

失業人數除以勞動力人口,並以百分比呈現;

所以分子增加,分母又減少,自然導致失業率上升。不過,從3.9%到4.0%的微升並不算太大問題就是了。

在就業上升的行業方面,以醫療保健業表現最亮眼,人數增加83.5萬,佔非農就業增長的近1/3。這可能與疫情後遺症,或者醫療政策的變化有關,不知道是不是減肥神藥橫空出世後大家都轉戰醫美了(大誤)。

這份報告另外也統計了工時和薪資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保持在34.3小時不變。平均每小時工資月增0.2%,但考慮到4月份的下降,現在只是回到3月水平,也不用過於擔憂物價會不會再由薪資轉進催化。

最後有兩點值得留意:

  1. 超過半年的長期失業人數自2023年3月低點後持續上升,即使在經濟表面看起來很好的情況下也沒有下降。這可能暗示某些人難以重返就業市場,或說某些行業的就業環境已達到極限,不再開新缺或擴大了;
  • 認為找工作困難的人數也有上升趨勢。雖然總數不多(約46萬人),但增長的趨勢值得關注。不過,鑒於這個數字波動很大(上個月只有36萬人),解讀時需要謹慎。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
0 Comments
Oldest
Newest Most Voted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
Related Posts

0
Would love your thoughts, please comment.x
()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