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整理市場的公開資訊,不代表任何勸誘或是邀約與建議,投資一定會虧損、投資一定會有風險、投資前請先洽詢專業的投資顧問後再行考量,決策不應參考此文章,本人與本網站不負擔任何責任。
之前提到在無人駕駛的領域,Tesla跟Google的Waymo相比,前者會在最後取得勝率的機率極高;後者要贏,就可能必須要跟傳統車廠合作,不過,儘管如此,傳統車廠也只是幫Waymo續命,無法為它創下高峰。
猶如手機界中的iPhone VS 非iPhone陣營.

將來自駕叫車越來越成熟,甚至可以商用獲利的話,會有以下幾個衝擊:
- 通膨下降可期待;
- 傳統車廠獲利力漸微(就是獲利能力下降啦);
- 汽車廠牌將走精緻化才能生存
- 非有傳統車廠業務者,得靠其它動能才能存活,例如:國安等
可以看以上三個傳統車廠VS Uber。基本上股價都沒有Uber能長期走升;當然,中國因素是一個,另一個則是民眾對於汽車購買力的能力與意願都下降中,否則Uber為何能夠屢創新高?
其它,再補充。
ifb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