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重點節錄如下:
- 就業:很強,失業率也低
- 物價:有下降,但還是高,近幾個月沒有太大進展,未來還是會持續觀察。
- 薪資成長率:是觀察重點了。聯準會重申薪資成長仍高於疫情前。
不過這個薪資成長率一般來說不太會是長期指標,勞者我認為僅適用在目前情況。
2015/12升息到2018時,平均薪資成長率為2.7%、
2015/12~2019/12,平均薪資成長率為2.9%、
2019 全年3.3%、
2020/1~2024/03平均薪資成長率4.7%、
如果要薪資成長率降回到2019/12以前,今年機會不大,要知道,2019年已經是接近衰退邊緣線的一年,薪資成長率卻還有3.3%的增長;所以今年Q3結束以前高機率維持在3.3%~3.5%左右,Q4可能才有機率降到3.3%以下。
而這個指標要降,一般來說會同時伴隨著就業放緩、失業率上升,而這兩點在Q3以前機率不大。初領失業金若超過28萬人以上再來觀察就好。
此外,昨天的動作還有放緩縮表:公債減少幅度到250億(原600億)、抵押債維持減少300億,若超過則全數投入公債。這是少數勞者預測對的一面XD,去年就一直在談:今年(2024)降息不會太快+縮表會提前出現。
降息不快,是因為通膨頑強,因為房屋類、醫療保險等維持較高的壓力;不過第二季有機會降一點,但如果沒有⋯⋯那大家神經就要繃緊一點,不排除意(升)外(息)發生。
至於縮表提前出現:FED要預防流動性問題。某種程度勞者認為是在跟華爾街喊話,既然我FED舒緩流動性,你們就不要再搞事了。
最後,在記者會中,Powell雖沒有明確表示升息機率不為0,但維持不變的態度應該還是最少到Q3。當然,升息機率不為0不代表不會升,就先放在心上最遠的位子;只是如果今年都不降息也不要太訝異,這個機率比升息來得稍高哦。
如果FED政治立場超然,最快時程可能是今年最後2個月再來說,當然,債券市場的反應大概會提前1-2個月,到時再來觀察吧。
白話:
fed 在測試會不會因為利率放鬆就引起通膨再起
第二,跟華爾街說我已經放鬆了,起碼今年別搞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