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的美股很熱鬧。
道瓊前一天收盤38,460,開盤即大跌,最低為37,754點,跌了超過700點,跌幅1.8%,主因是美國公布GDP過低,且季率年化核心PCE過高,引發投資者對於美國經濟陷入成長低迷、通膨頑強的停滯性通膨擔憂。不過收盤卻拉回到38,085,雖然還是下跌,但收復一半失土。

好,先來看看美國GDP到底有沒有事呢?
美國公布GDP為1.6%,低於市場預期的2.5%增長。其中:
1. 消費貢獻值1.68%:商品類下滑到幾乎停滯增長,服務類上升1.78%,由住房消費提振最多,醫療相關支出次之。(這與物價上升的主因相符)
2. 固定投資貢獻0.56%:住房上升最多,是近三年最高水準,顯示房屋供給似乎有回升復甦趨勢。房市的大幅上升主因之一就是供給急速縮水,導致需求未獲得滿足,若供給能夠提升有利於房市築底並帶領物價舒緩,這點值得留意。
3. 政府支出上升0.21%:一向都上升,不過此次有部份來自公務人員薪資調升。
GDP中下跌的有兩項,
其一為庫存:下跌0.35%。
庫存下跌代表仍在消化庫存當中,一方面也代表消費力道仍在,將來庫存若能上升可能會是拉抬GDP的力道之一。
其二為淨出口:這點需要留意,有利多也有利空。
一者是進口大幅增加,尤其是商品類,在美元上升的時候再加上進口他國低成本物品,其實可以降低通膨壓力;不過出口增加僅0.1%,雖然出口不是主力,仍需要再觀察,例如美元走弱之後能否提振出口數值,此舉將有利美國預算縮小。
綜合固定投資、出口等因素對於物價有幫助,故預期FED的利率調整仍持平在Q3以後的機率較高。
此外在個人收支方面,收入上升的幅度明顯約有年化多了4000億美元之譜(是年化喔);但儲蓄反而呈現連三季下降,年化金額為7550億美元,儲蓄率降到3.6%,支出最多的是服務項目約當3000億美元,幾乎把上升的收入都吃光光了!這也難怪儲蓄率下降到2023年1月以來的最低點了。
勞者相信儲蓄將會是接下來聯準會觀察的重點之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