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整理市場的公開資訊,不代表任何勸誘或是邀約與建議,投資一定會虧損、投資一定會有風險、投資前請先洽詢專業的投資顧問後再行考量,決策不應參考此文章,本人與本網站不負擔任何責任。
十月終於等到回檔,只是,看似只跌兩天約4%,然後又遇到反彈,目前僅剩跌2%。會不會再大回檔呢?目前機率尚不高。
以公債而言,今年初的潛在修正伴隨著的是不降息的背景,卻導致殖利率從4.8%下跌到4.4%,這是資金避險其中一因素;另外,美元指數當時在高檔盤旋。照理說應該沒有看到避險行情,否則美元指數應該會再向上,不過當時是由歐元帶頭向上衝,可以理解資金回流至歐洲,但卻離開相關原物料貨幣,例如澳紐幣。這是另一個不太尋常的因素。
大盤在高點卻無法過高,資金轉往債市避險與歐元,原物料行情未因經濟數據良好而受到提振,算是一種小型背離現象。
不過現在起碼公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都同時向下,如果公債不再持續向下大跌,例如跌破4%,來到3.8%左右,則大盤應該表現不致於太風險(應該懂我的意思,我表達能力不好,希望沒有言不及意XD)。此外就是美元指數亦不再大跌,維持這個區間還算可接受。否則,債市滙市同步,股市也可能隨後跟上。

下圖是傳統科技巨頭之一的AMZN(下圖左),跟詐騙天堂面癱(下圖右)。
Amazon至今年初創高後,七月九月雖然一度想要挑戰,但仍無法越過高點。財報問題就暫時不談,在AI支出上也沒有落人後,短線不排除還有壓力,算是資金轉移的可能性。
Meta向上趨勢目前不明顯,且落入盤整格局,若無法盡速上揚,則仍然是可能在區間整理或跌破區間下緣的機率稍高一點。

下圖是美國前一百大市值公司的表現。供參考。
ORCL遇到逆風,本來上漲的幅度被吃掉5.62%,主因是跟Open AI的「遠期訂單」是否能夠成行,是機構法人比較會有疑慮的地方。
以上僅供參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