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問這一波股債齊殺,無論是買十年期以上公債或是買S&P 500,基本上都是跌的鼻青臉腫,為什麼高收益債反而沒有什麼影響呢?

我們可以從上圖看到,在一個禮拜之內,二十年期公債下跌了5.49 %、七到10年期的公債下跌了3.08 %、可是標榜高收益債的債券指數ETF反而是上漲的1.01%。
為什麼大家都一起下跌的時候,高收益在反而還能夠逆勢上漲,發生什麼原因呢?
其中一個原因是存續期。
高收益債的波動基本上比股票小很多,可是這個小很多,還是有波動,跟一般的債券來比相對來說又大許多。
所以它會兼具兩者的特性,波動剛好趨於中間,但是配息率比兩者都還來得高,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把股票未來的展望,折現成收益率當作配息給持有人。
如果可以理解這個,股票的持有人基本上投資高收益債應該不會把這個波動放在眼裡。
但是如果跟債券來比就不一樣了,別忘了一件事情,高收益債之所以為高收益債,就是因為它的收益率高,所以,相同年限下,它的存續期間會比較較短。
因為存續期比較短,所以收到利率的影響比較小。
舉個例子來說,如果債券只是因為單純市場利率的因素而變化,同樣天期的公債因為利息給的低,所以存續期會比較高,但是高收益債存續期比較低,所以受影響會比較小。
如果有基本上了解的人應該可以很清楚的分辨;不過我想之後我會再寫一篇關於存續期的介紹。
如果很想了解,但並不是要做高收益債投資的人,你就把它想成高收益債發行的天期比較短,公債發行的天期比較長,越短天期的債券在沒有經濟危機或違約的情況下,受到任何的波動理論上都會比較小,用這樣理解其實也是可以。